如果你非常想要一样商品但没有买下它,那么它大概率会变成一个暂时性的心结,让你时不时回到商品页面看几眼,直到你拥有它。想要做的事情大抵也是如此。
数年前,我燃起过一股想要学画画的热情,最终不了了之。这样的结局是必然的,因为我只是空有一份热情,或者说冲动,除此之外系统性的学习方法和计划一概没有,只会对着 Pixiv 和画集描描图,美其名曰临摹。没有天分也没有基本功的我自然是临摹不好,热度也就随之消退而去。
不过即便如此,我心里总还是残存着一点冲动,总想画点什么,但想到自己连称之为蹩脚都算是自夸的画技,就立刻把笔放下,心想差点丢人。直到今天随手点开 Pixiv 的高级会员页面,看到高级会员附带的 “sensei” 系列绘画视频讲座,介绍上写着从入门篇到实践篇共有33个课程,新手和老手都适用。我知道我心里关于绘画的死灰开始复燃了。
Pixiv 高级会员 3000 日元半年,每月折合人民币三十多元。这笔支出不算难以接受,但也不是可以先开着放在一边吃灰的价格。于是我想起了我近年计划做的几件事:学习编程、学习钢琴、阅读购入的各种小说等文学作品,以上几件事没有一件被我长期坚持了下来,最多努力几天接着便是无尽的晒网环节,那么我可以合理推测,这一次学习绘画的目标也将难逃三分钟热度。
而这时候我意识到了,我正在面对的不仅仅是阻止我学习绘画的障碍,而是阻碍我所有——包括过去与将来——计划的大敌。在进行了一番并不严谨的快速分析后,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我无法有效地为同时进行的几件事分配精力,每当我想要做一件事时,我总会想到另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该做,例如考前复习,但考试总是没有尽头的。它对我说,“嘿老兄停下,时间有限,你应该把我完成了再去考虑别的事情”,即使我并不会真的去做这 “更重要的事”,但它确实为我犯懒提供了绝佳的借口。
对此,我已经想到了绝佳的对策:每日一小时计划(名称暂定)。每天划分出固定的一个小时分配给兴趣上的学习,在这一个小时里,我抛去一切心理负担自由地探索,其余时间依然留给那些 “更重要的事” 。一个小时足够短,理应不会对生活节奏造成太大影响。我明白钢琴、阅读、绘画这几样每一样都需要投入巨量的时间和精力,这点时间或许连热身都不太够,但是我想,总比什么都不做要来得好。
三分钟热度,我现在正处于热度的第一分钟,拟出了天衣无缝的计划和宏大的美好愿景,但没有任何因素保证我能执行下去。因此我决定先执行此计划一段时间,观察其效果,如果收效良好,那么就将绘画学习再度加入日程;若是我没能坚持下去,也省了这冤枉钱。
结果会如何呢?